人民群众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的理论,是为改变人民命运而创立、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这一重要论断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接地气、聚民智、顺民意、得民心是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的“四部曲”。 接地气:党的理论创新必须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 实践是理论的来源,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这里所说的实践不是别的什么实践,而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正是人民群众发展着的实践提出了新的问题,创造了新鲜经验,才需要上升为理性认识、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脱离人民群众的实践,闭门造车、坐而论道、只能流于空谈,被群众束之高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这段话反映了人民的心声,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期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这使党和政府看老百姓的需要由过去“有没有”向“好不好”的深刻转变,使党的创新理论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实践之中,成为最接地气、最沁人心的理论。 聚民智:党的理论创新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实践出真知、群众出智慧。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主体性,集中表现在人民群众具有自主性、能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毛泽东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经验,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是群众发明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林州红旗渠时指出,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在打江山、守江山的历史伟业中创造了丰富的经验,为党的创新理论提供了丰厚的滋养。“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人民群众鲜活的实践、首创精神和高超的智慧,永远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源头活水,是保持党的创新理论永葆生机的动力。 顺民意:党的理论创新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的意愿 民意不可违,民心不可欺。中国共产党同历史上剥削阶级的所谓“爱民”有着根本的不同,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所谓的“爱民”都是为了利用人民,并不是真心为了人民的利益。毛泽东曾形象地将剥削阶级的“爱民”比作“爱牛”。“他们讲‘爱民’是为了剥削,为了从老百姓身上榨取东西,这同喂牛差不多。喂牛做什么?牛除了耕田外,还有一种用场,就是能挤奶。剥削阶级的‘爱民’同爱牛差不多。我们不同,我们自己就是人民的一部分,我们党是人民的代表,我们要使人民觉悟,使人民团结起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同国民党是对立的,一个要人民,一个脱离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是最重要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说:“这两年,我去了中国很多贫困地区,看望了很多贫困家庭,他们渴望幸福生活的眼神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正是顺应了民意,党的脱贫攻坚的理论与政策主张激发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持,才带领人民群众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我国环境问题时,敏锐地认识到,治理环境污染不仅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严肃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民意所在。人民群众不是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不满,而是对生态环境不好有更多的不满。我们一定要取舍,到底要什么?从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出发,生态环境非常重要;从改善民生的着力点看,也是这点最重要。我们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老百姓想法是一致的。为什么还扭着干?”“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你挣到了钱,但空气、饮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 正因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顺应、回应了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真心推动其贯彻落实并从环境治理中得到了实惠: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空气更好了。 得民心: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必须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这个“底气”不仅是指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来源,而且还指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策好坏的判断标准是老百姓是哭还是笑。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 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等表述,在经济、政治等领域已经得到了重视,在党的理论创新领域亦应当凸显其应有的地位与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强调了这一点:“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在新的困难和考验面前,只要我们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紧密依靠人民群众,倾听人民群众心声,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一定能够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河南日报》(2023年07月17日 第07版) (作者系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育英素质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文章分类:
学术园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