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YING QUALITY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NAN PROVINCE

亿万人民心中永不磨灭的丰碑

发表时间:2022-08-15 22:09作者:辛世俊来源:河南日报网址: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22-08/15/content_587103.htm

焦裕禄,一个响彻神州大地的名字。作为兰考县委书记,他带领36万兰考人民治理风沙、内涝、盐碱“三害”,改变了兰考的贫困面貌,用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50多年来,焦裕禄精神像一团不熄的火,熊熊燃烧,穿越时空,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之一。在新时代,我们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牢记初心使命、敢于担当作为、勇于自我革命,把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山东博山县崮山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裕禄”这个名字是爷爷起的,“富裕”“厚禄”寄托着焦家人对富足生活的希望,但这个名字并没有使焦裕禄及其家庭摆脱悲惨的命运。中国共产党使焦裕禄走上了革命道路并成长为一个县委书记。焦裕禄只走完了42年的人生路,但他的名字却永远镌刻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他的精神也永远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焦裕禄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重温焦裕禄的事迹,弘扬焦裕禄精神,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焦裕禄精神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任何伟大的精神都具有深厚的时代要求、文化土壤和实践基础。焦裕禄精神产生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党面临的重要课题。焦裕禄作为兰考县委书记,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理解焦裕禄和焦裕禄精神,都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伟大实践和历史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是焦裕禄精神形成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焦裕禄非常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学习、运用与践行。在工作中,焦裕禄形成了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习惯,无论在办公室还是下乡工作,一有空就读书学习,不仅自己学习,还组织干部群众学习。毛主席说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出真知”“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等都能随口说出来。焦裕禄不仅刻苦学习,而且善于在实践中运用。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解决兰考的实际问题,运用毛主席说的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理问计于民,找到了治理“三害”的办法;三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他要亲手掂一掂“三害”的分量,“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蹲下去才能看清蚂蚁”等都是体现焦裕禄坚持调查研究方法的经典名句。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焦裕禄精神形成的深厚土壤

    焦裕禄出生在山东,长期在河南工作。山东是孔孟之乡,是儒家文化浸润之地。河南是被称为“宅兹中国”的地方,华夏民族在此休养生息,繁衍壮大。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对焦裕禄有耳濡目染的作用。焦裕禄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根基。中华文化中的“文明以止”的底线伦理,“家国同构”的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厚品格,“中融天下”的中道精神,“仁民爱物”的博爱境界,“经世致用”的求实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勤劳善良”的朴实精神,“民为邦本”的亲民情怀,“修身律己”的廉洁精神以及“为政以德”“百姓不可欺”的官德文化等,在焦裕禄身上都有体现并融入焦裕禄精神之中。

    (三)革命活动的历史是焦裕禄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

    苦难铸就辉煌,实践锻炼才干。焦裕禄精神的产生既有时代的呼唤、环境的影响、传统文化的滋养,又有个人实践的作用。要了解焦裕禄精神,把握焦裕禄的心路历程,就必须了解他走过的革命历程。焦裕禄的一生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斗争时期。这一时期的焦裕禄上过四年小学,13岁就推车运货、到煤窑挖煤。焦裕禄的父亲因交不起租子被保长收去家里的2亩地,愤恨交加,悬梁自尽。此时的焦裕禄被抓进日本宪兵队,受尽拷打,后被装进闷罐车押送到抚顺煤矿挖煤。逃回家乡后又到宿迁给地主当长工两年多,直到1945年宿迁解放才回到家乡。焦裕禄1945年参加民兵组织,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进入南下工作队,在河南尉氏县发动群众打土匪、斗恶霸、搞土改,在血与火的洗礼中,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经验、有魄力的年轻领导干部。二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时期的焦裕禄先后在尉氏县、洛阳矿山机器厂、兰考县等地工作。无论在农业战线还是在工业战线,无论是做团委书记、车间主任还是县委书记,他都像一团火,既充满热情,又脚踏实地,能够将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迅速打开局面。革命斗争实践使焦裕禄亲身感受到新旧社会两重天,懂得了苦与甜、压迫与解放、屈辱与尊严、奴隶与主人、束缚与自由、黑暗与光明的不同内涵。他暗下决心,只有做好工作,才能回报党和人民的恩情。1962年12月,焦裕禄临危受命,被开封地委调到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正是这475个日日夜夜,焦裕禄写下了一生最壮丽的华彩乐章。焦裕禄带领“三害”调查队跋涉5000公里,走遍了兰考大地,完成了对全县所有沙、碱、涝面积分布情况及其对农作物危害程度的勘察测量,亲手摸清了“三害”的底子和分量。他带领兰考人民栽泡桐、治盐碱、排内涝,全身心投入战胜“三害”的斗争中,直到耗尽生命的最后一丝能量,于1964年5月14日在郑州逝世,年仅42岁。他向组织留下的遗言是:“我活着没有把沙丘治好,死后希望组织把我埋在沙丘上,我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焦裕禄精神的内涵与实质

    焦裕禄的事迹感天动地,焦裕禄的形象深入人心,焦裕禄精神代代相传。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从毛泽东、周恩来开始,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

    由穆青、冯健、周原撰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由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彭真批准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人民日报》在发表这篇通讯时还配发了社论《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学习》,此后一个月内连续发表了7篇评论文章。将焦裕禄定位在毛主席的好学生的位置,这个崇高的评价对全党和全国人民学习焦裕禄精神无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毛泽东在读了焦裕禄的事迹后,深受感动,为焦裕禄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1966年9月15日,经周恩来安排,焦裕禄二女儿、13岁的焦守云登上了天安门,受到毛泽东亲切接见。第二天,焦守云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的合影,刊登在《人民日报》上。毛主席与焦守云合影留念,实际上是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

    据焦守云在《我的父亲焦裕禄》一书中披露,邓小平在焦裕禄病重期间就了解到了焦裕禄的事迹。兰考县民政局局长袁汉琪原在二野当过特务营长,是邓小平的老部下,县委派袁汉琪到北京陪同焦裕禄治病。袁汉琪见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汇报了兰考的情况和焦裕禄的病情。邓小平随即安排为焦裕禄会诊,结果为肝癌晚期,皮下扩散,建议回郑州进行人道主义治疗。

    1991年2月9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来到兰考视察,向焦裕禄陵墓敬献了花圈。他对在场的干部群众说:“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焦裕禄同志,就要像他那样廉洁自律,克己奉公。既然居官在位,就要兢兢业业地为人民办实事。”江泽民还看望了焦裕禄的妻子徐俊雅及其子女,并题词“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94年5月13日,河南省委在郑州隆重集会,纪念焦裕禄同志逝世30周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参加大会,发表了《在新时期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讲话。次日,胡锦涛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兰考焦裕禄烈士陵园为焦裕禄铜像揭幕,并发表讲话,赞扬“焦裕禄同志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中国共产党的好党员,人民的好公仆,县委书记和广大干部的好榜样,他的一生,是为党的事业、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的一生”。

    2009年4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专程赶赴焦裕禄纪念园,瞻仰焦裕禄纪念碑,参观焦裕禄事迹展,向焦裕禄陵墓敬献花圈,并看望焦裕禄同志亲属,与兰考县的干部群众座谈。

    (二)习近平总书记的“焦裕禄情结”

    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自己学习焦裕禄精神时说,“《人民日报》发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时,我上初中一年级,政治课老师在念这篇通讯的过程中几度哽咽,多次泣不成声,同学们也流下眼泪。特别是念到焦裕禄同志肝癌晚期仍坚持工作,用一根棍子顶着肝部,藤椅右边被顶出一个大窟窿时,我受到深深震撼。后来,我当知青、上大学、参军入伍、当干部,我心中一直有焦裕禄同志的形象,见贤思齐,总是把他当作榜样对照自己。”完全可以说,焦裕禄精神在习近平总书记人生观的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990年7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人民呼唤焦裕禄》时,习近平任福州市委书记,他读了这篇通讯后,激动万分,填写了《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表达对焦裕禄的无比崇敬之情。

    正是这种独特的焦裕禄情结,使习近平总书记对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思考得最多、想得最深,论述也最多、最具体、最全面、最深入、最系统。他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提出要联系兰考县,目的在于用焦裕禄精神的生动教材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希望通过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

    产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焦裕禄精神还能不能感动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还需要焦裕禄那种奋斗精神吗?党的任务变化了,焦裕禄精神还能指导新时代党的建设吗?针对这些困惑和疑问,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三)对焦裕禄精神的概括与延伸

    1994年5月13日,在纪念焦裕禄同志逝世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对新时期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实际上是从四个方面概括和提炼了焦裕禄精神:一是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事事相信和依靠群众;二是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真话,办实事,大胆开拓,创造性工作;三是像焦裕禄同志那样不怕困难、不畏艰险,顽强拼搏、艰苦创业;四是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廉洁奉公,勤政为民。

    2009年4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兰考干部群众座谈会上提出,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首先要明确学习弘扬什么。一是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二是焦裕禄同志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三是焦裕禄同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四是焦裕禄同志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2014年8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兰考县委和河南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的讲话中指出,要“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

    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提出,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时间、不同语境下概括的焦裕禄精神,虽然有一些差别,但本质上是一致的。焦裕禄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理想与信念、价值与追求的集中体现,其本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焦裕禄精神的当代价值

    焦裕禄精神的真理性决定了它的永恒性和普遍性。焦裕禄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是永放光芒的旗帜,永远不会过时。能够跨越时空、成为永恒的精神一定具有普遍的意义。在新时代,我们要弘扬焦裕禄精神,最重要的是把握时代脉搏、倾听人民心声、增强问题意识、紧密联系实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赋予焦裕禄精神以时代精神、时代内涵,把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

    (一)新时代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全党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这是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会成功和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关键。这个问题之所以是根本问题,是因为它是中国共产党的存在论和价值论,它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存在以及怎样存在这个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实际上,毛泽东在1944年就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存在的问题,他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自觉作实现人民利益的工具”就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将这个问题概括为“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三问”。焦裕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十分清晰的,那就是“共产党的干部不是老爷,而是人民的儿子,不仅是儿子,还要做人民的孝子”。焦裕禄身上之所以会有对人民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是因为他对这一根本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党的百年奋斗史证明,忘记了“是什么”,迟早会变质;不知道“要干什么”,早晚会失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只有像焦裕禄那样真正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会增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自觉性和行为主动性。

    (二)新时代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继承共产党人敢担当、敢负责、敢作为的精神

    “为官避事平生耻。”有作为必须敢担当。焦裕禄到兰考工作时,正是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候,焦裕禄不等不靠,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力拼搏、自强不息。他说,“兰考这块地方,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先烈们没有因为兰考人穷灾大,就把它让给敌人,难道我们就不能在这里战胜灾害?”,“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了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正是这位有着“羞耻”之心的县委书记,抱病带领全县干部群众风里雨里奋力拼搏,终于征服了风沙、盐碱和洪涝这三大灾害。“知耻者,近乎勇”,为官知羞耻,才能无私无畏,造福于民。我们现在的条件比焦裕禄那个时候不知好了多少倍,但一些干部却出现了“内卷”“躺平”的现象,愿当“老好人”“太平官”“墙头草”,顾虑“洗碗越多、摔碗越多”,“为了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只想争功不想揽过,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这种精神状态是与新时代新使命的要求格格不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担当和作为是一体的,不作为就是不担当,有作为就要有担当。做事总是有风险的。正因为有风险,才需要担当。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2022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全党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担当和斗争是一种精神,担当和斗争是一种责任,担当和斗争是一种格局。新时代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像焦裕禄那样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做到“在困难面前逞英雄”,不负时代和人民的重托。

    (三)新时代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继承共产党人自我革命的精神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就在于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能够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焦裕禄严以律己,从不将权力视为己有,从不用公权为自己和家人谋取任何私利,真正做到了清正廉洁、大公无私。群众拥护焦裕禄,是因为他们认为焦裕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人”,是一个把“人”字写大写好的人。

    新时代坚持自我革命,就要像焦裕禄那样坚定理想信念,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要认识到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

    新时代坚持自我革命,就要像焦裕禄那样坚持立党为公,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讲规矩、守底线,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守住政治观、权力观、交往观、生活观、亲情观,增强拒腐防变的定力。

    新时代坚持自我革命,就要像焦裕禄那样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坚持党性原则,破除私心杂念,将为民造福看作是最大政绩。心中装着老百姓,才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焦裕禄短暂的生命,却铸就了精神的永恒。焦裕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的光辉形象,在人民心中建造了一座巍峨的丰碑。人民呼唤焦裕禄,社会需要焦裕禄。焦裕禄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焦裕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作者系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焦裕禄干部学院兼职教授、河南省育英素质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辛世俊)